房东网电话: 647-381-0318
2014年,
为了保留这栋古老的建筑
且使其物尽其用,
酒店被改建成了公寓,
不少买家看中了这栋老酒店复古的魅力,
尤其是公寓前厅豪华的大厅,
最终让不少原本还在动摇的人
心甘情愿的掏出了钱包。
瞧瞧这大厅↓
每天进出这样的公寓,
心情都不自觉变得愉悦起来。
然而如果你要现在问问
那些当年买下此处公寓的住户们,
得到的一定是连篇的吐槽。
Lynda Zugec,
就是这栋公寓里的居民之一,
Lynda在2017年时买下了
一间一室一厅的单套。
她曾坦言,
豪华宽敞的大厅是吸引她
购买公寓的主要原因。
然而没想到入住一年后,
她才惊讶地发现
这个大堂竟然不属于公寓的一部分,
每天为了回家,
Lynda必须支付一笔过路费。
“这也太荒唐了!”
Lynda认为自己受到了欺骗,
毕竟在当时的房屋销售宣传单中,
大堂是作为公寓的一个卖点展示的。
而根据和开发商签署的许可协议,
居住在这栋公寓的住户有权使用大堂。
然而现实却是,
住户每年却要为大堂支付额外的费用,
一年光此项过路费就高达$7万元。
公寓里的139户居民,
都对此表示了不满。
其中一位居民Trevor Copp表示,
当时宣传册上满满印的都是大堂的照片,
谁又能想到入住后房子是我的,
进自家前门还要给过路费?
对此公寓委员会主席
Cameron Nolan做出回应,
表示他们正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相信会得到让大家都满意的解决方法。
就像最初,
居民是不允许使用大堂进行社交活动,
比如参观、阅读或者用电脑等,
但从去年12月,
经过多方的沟通和反应,
开发商解除了这个条件。
根据协议规定,
公寓的开发商有权
让住户以外的人使用大堂,
而居民必须在指定时间内
从不同的入口进入公寓。
但当时谁也没想到,
住户如果要从大堂走,
还需每次都支付过路费。
且协议有效期为20年,
有效期过后开发商甚至可以在
不需要通过住户同意的情况下,
把大堂卖掉。
那么在当时的购房签合里,
到底有没有
对大堂的所属权进行明确的定论?
Lynda又仔细研究了买房时的住房合同,
终于找出了问题所在。
在合同某页上有一行小字,
明确表示了大堂的所有权不属于公寓,
住户需要交纳租金。
一边是宣传页上印着满页的华丽照片,
一边是合同里不起眼处
用疙瘩小的字体定义所属权。
虽然从客观意义上来说,
这是住户签合同时的疏忽。
但开发商如此故意混淆人视线的做法,
也实在是太鸡贼,
不过这也算是他们一贯的小伎俩。
借此也提醒广大朋友,
尤其是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们,
在签署各类合同时一定要仔细研读,
以免被“套路”。
摘自:加拿大家园